百年寻找夏朝:没有夏朝文字证据,为何确认夏朝存在?
“夏朝是假的”——这句洋腔洋调骂了国人整整一百年,如今被一把洛阳铲怼得没脾气。去年冬天,二里头又刨出一块四千平米的“地基”,航拍图一出来,朋友圈直接炸锅:那规规矩矩的宫墙、四四方方的院落,活脱脱就是《考工记》里“九里之城”的简配版。你说它只是普通聚落?行,先把
“夏朝是假的”——这句洋腔洋调骂了国人整整一百年,如今被一把洛阳铲怼得没脾气。去年冬天,二里头又刨出一块四千平米的“地基”,航拍图一出来,朋友圈直接炸锅:那规规矩矩的宫墙、四四方方的院落,活脱脱就是《考工记》里“九里之城”的简配版。你说它只是普通聚落?行,先把
1882年,中国第一盏电灯在上海街头亮起。望着橱窗里闪闪发亮的电灯泡,年少的胡西园常常驻足许久而不愿离去,既不用火也不用油的新光源让他好奇。多年以后,在他简陋的实验室里,中国人自制的第一只电灯泡亮起了第一道光…
讲座伊始,主持人李零教授简要介绍了罗泰教授以及他即将出版的新作《六府孔修》。本次讲座部分内容即与此书相关,体现了罗泰教授对考古学新问题的关注与研究。
刷到好多男生吐槽“戴首饰显油腻”,也见过有人把金链子戴成“社会大哥”。但最近看了篇讲男士首饰的文章,突然想:不是首饰的问题,是选不对、戴不对吧?那些把手表、银链、手镯戴得好看的男人,走在路上确实让人多看两眼——问题来了,到底怎么挑、怎么戴,才能让首饰变成“品味
1986年7月广汉月亮湾的夜里,一个美国考古学家蹲在三星堆2号坑边上,手电筒的光照着刚露出来的一截青铜纵目面具,他叫罗伯特·贝格勒,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研究员,那一刻他先是愣了两秒,跟着就用中文跟旁边的四川同行说,这不是商朝的基因,这是另一种文明,第二
《新青年》创办于上海,最初名称为《青年杂志》,第二卷起改名《新青年》,原为陈独秀担任主撰的一人刊物,后来迁到北京改为“同人刊物”,钱理群在《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(1915—1927)》里说,这“标志着《新青年》知识分子群体的正式形成”。《新青年》最初确定的六位编